近日,江西吉安市為了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,優化投資環境,提高項目審批效率,加強政務服務。根據《吉安市中心城區建設工程項目實施并聯審批流程暫行方案》的要求,從2月16日起,市中心城區建設工程項目全部進入網上并聯審批,網上聯審是由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會同市發改委、市國土資源局、市規劃建設局等單位牽頭,在充分征求各相關審批單位意見的基礎上,分別將建設工程并聯審批劃分為項目核準、用地審批、規劃報建、施工許可、竣工驗收等五個階段。其中,率先將新型墻體材料(散裝水泥)專項基金征收并入聯審施工許可階段;新型墻體材料(散裝水泥)專項基金返退并入聯審竣工驗收階段。并在施工許可階段審批告知一覽表中,公示新型墻體材料(散裝水泥)專項基金征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;在竣工驗收階段審批告知一覽表中,公示新型墻體材料(散裝水泥)專項基金返退審批條件和要求提供的申報材料,以及上述兩個階段的流程圖。這是市委、市政府全面推進改革創新,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程中的一項重大舉措。
以往建設工程審批是串聯審批,建設單位先到發改委立項,再拿用地、拿規劃、拿施工許可再驗收,一個部門辦完了再走另一個部門,依次審批、互為前置。而啟動并聯審批后,我市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流程整合為立項、用地、規劃、施工、驗收5個階段,并整合了16個審批部門、45項審批事項、5個審批環節。通過推行并聯審批和串聯相結合的審批方式,對同一階段的審批事項,由原來的各部門依次審批、互為前置變為由一個牽頭部門組織,各相關部門同步審批。將涉及到的職能部門和配套部門全部集中到了市行政服務中心,并把新型墻體材(散裝水泥)專項基金的征收和返退也沒納入其中。同時,下一步將整合開發各部門共享的電子審批系統,各部門審批所需材料均通過電子審批平臺提交、流轉、互認和歸檔,實現各審批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審批信息實時共享,杜絕重復提交資料,提高審批效率。以前“滿城跑”的情況將得到改善,極大地節省了的時間和精力。根據方案設計,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審批時限壓縮為45個工作日,加上審批前期工作等時間,總共不超過150個工作日,較此前縮短60%以上。啟動它標志著我市建設工程項目并聯審批工作走向常規化。
實行建設工程項目并聯審批意義,在于解決了建設項目立項前企業面對審批機關的繁瑣程序,減少了企業的無效勞動,減少了重復環節,避免了相互交叉、優化了審批流程,縮短了審批時限,適應了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需要,推行陽光政務,提高行政效能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,使得建設項目審批更加陽光、透明、廉潔、高效,為企業發展減負松綁起到了促進作用。盡管,新型墻體材料(散裝水泥)專項基金征收和返退并入聯審的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階段后,會出現一些具體問題和困難,如由于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進度和款項的劃撥等問題,可能會使立項到竣工驗收審批時效難以保證。但是只要我們努力克服困難,知難而,積極探索和創新,加快對材料審核、現場核驗、丈量計算和核定返退等每一環節的步伐,努力提高征收返退工作管理水平和質量,以優化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流程為突破口,對建設項目采取整合流程,進行模塊化審批流程再造,進而達到審批時限最短、審批成本最低、服務質量最優為目標,實現建設工程項目許可審批的提速提效,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環境。